云南大关笋农收入“节节高”,“锅圈模式”助力乡村振兴受关注
来源:新京报     时间:2023-07-07 17:18:33

“林地还有3年全部投产,到时采笋等收入差不多能有150万。”在云南大关县木杆镇细沙村,刚巡了5小时山的37岁村民罗坤恒指着身后的大片竹林憧憬着,脸上挂满了笑。


(资料图)

背部弯驼、前胸凸起的罗坤恒是一名残疾人,种竹前,他原想一辈子靠修手机安稳度日,不料几年间行情迅速转淡;种竹以来,在收入改善之外,罗坤恒更是感慨,终于干成了一件让“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,不想被人小看”的事。

靠竹改善生活的事例,在罗坤恒所在的云南大关县越来越普遍。村民生活质量提升背后,自当地政府近年将筇竹作为“一县一业”大力发展,加之国内市场需求量持续提升,类似锅圈食汇这样的供应链企业的介入,筇竹如今在大关县成为产值十几亿元的富民产业,小竹笋变助农增收的“幸福笋”。

采卖从18小时到5小时 老笋农忆苦思甜

切掉尾部,左手拿竹笋大头,右手用刀划开笋衣,再双手顺口子一掰,露出嫩黄的笋子,在4月云南大关县剥笋比赛现场,55岁的村民谢泽波一套动作行云流水,10分钟剥了18斤,“比机器还快”,成了当天的冠军。

自家房屋门前刚采完笋的谢泽波

大关县漫山遍野生长着筇竹,当地村民自小与竹相伴。作为家中独子,谢泽波14岁就开始上山采笋,娴熟的剥笋技能就是经年累月点滴积累下来的结果。

老一辈采笋人作业过程充满艰辛,当地村民介绍,以前老人管采笋叫“骑竹马”——背上背一包,脚下再骑一包,从山上往下滑,省力但很危险。谢泽波这一代笋农虽舍弃了这种方式,但因竹笋生长分散于山林中,交通条件差,采笋卖依旧辛苦。

时常天还没亮,谢泽波就拿个手电筒“梭”到山里去了,到晚上5、6点,他先走两小时路把笋背回家煮熟,且需保持笋尖不断,由于收购方规定只收当天笋,他紧接着又走一个多小时把8、90斤笋子背到细沙村公所。他一般晚上9、10点到公所,再拿票号排队,有时卖完笋已是次日凌晨,简短休息几个小时后继续上山,如此循环往复。

谢泽波回忆,过去采笋条件艰苦,笋价也不高,上世纪80年代大约8分钱/斤,一些村民对竹笋的经济价值并没有明确意识。十几年前“分林到户”惠民政策发布,大家种竹热情被激发,笋价涨至2、3元/斤;近年来,随着县政府进一步发展“一县一业”筇竹产业,加之国内需求稳步增长,竹笋收购价在2018年涨到4.5元/斤,到今年已近7元/斤。

对于竹笋价格的变化,谢泽波还有个朴素的认识,“听收笋人说,我们的竹笋口感好,除了卖到其他国家,在国内也打响了。”据了解,筇竹笋味甘鲜嫩,被誉为“笋中之冠”,曾长期远销日韩,近年来随着产地竹产业提质增效,笋类加工产品日益丰富,国内需求显著增长。

谢泽波所不知道的是,这样的行情,还有赖于锅圈食汇这样的企业的介入。据了解,锅圈在售的热门笋类产品原料就来源于大关县等地,且与原产地加工厂合作生产。竹笋经过加工,变身为火锅笋片等多种加工产品,产品货架期和附加值得以延长和提高,带动原料需求和采购价格一路上涨,进而惠及了谢泽波这样的笋农,让他们的钱袋逐渐鼓了起来。

据谢泽波介绍,他家200亩地,近几年家庭年均采笋收入十余万。当地村民龙顶学家,靠着采笋等收入供养了包括2名大学生在内的4个子女读书。

与村民收入增长相伴的是,采笋条件的改善:当地道路建设不断完善,加工厂持续投产,谢泽波如今每天采笋大概需5个多小时,骑车到自家林地10多分钟,售卖前再无需煮,当地工厂收去统一加工;而龙顶学等今年已开着新置的小轿车上山收笋。

如今,当地村民开着小轿车或者摩托车上山收笋

打工年轻人返乡创业 种竹收笋体现个人价值

与老一代笋农习惯一辈子扎根土地不同,年轻一代村民更向往“外面的世界”,但打工路上艰辛重重。秉着一股“总能找到一条路把事做成”的不服输的劲头,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在家乡的竹林间找到了答案。

现年38岁的谢祖国,成年后曾在山西、内蒙古煤矿和甘肃铁矿作业,每天在几百米深的地下工作12小时,平均每个月只能存下一千块。22岁时他从甘肃回老家路上,遭黑车司机绑架,将他的打工钱洗劫一空。祸不单行的是,2016年谢祖国夫妻打工返乡途中遇车祸,导致两人暂时失去了劳动力,一度成为贫困户。

2017年车祸康复期间,谢祖国夫妻注意到竹笋收购价持续上升,周围邻居都在种竹,于是通过政府无息贷款,雇人陆续在自家百来亩地里也全种上了竹子。经过几年的打拼,谢祖国家成功脱贫,家中3层楼房如今也基本完工,采访中他连说了7个“高兴”。“以前穷总想出去闯,现在心头有底了,在家种竹比打工幸福多了。”

谢祖国家中3层楼房如今基本完工

37岁的罗坤恒,曾赴浙江做小饰品加工,几年下来攒了3万块,但日日14小时的作业强度令他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。2012年他回村开了一家手机维修售卖店,起初盈利,但技术更新换代迅速,加之电商崛起,几年间行情迅速转淡。“心情很复杂,本以为有门手艺就一辈子不愁吃穿,但也没很难过,我就想总有事情能干成功。”虽然背有些驼,但罗坤恒却挺直身板做人做事。

转机发生在2018年,罗在店里遇到一位顾客,“听他说采笋子一天赚1000多块,买了手机还有剩的,当时我很震惊,印象中采笋一天就赚两三百。”同年,《大关县“一县一品”筇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》出台,了解到相关政策规划后,他确信“种竹肯定是将来的必走之路”,遂牵头成立合作社,如今已在当地承包了1500多亩地,据估计,整片地投产后采笋等收入能达150万左右。他感叹,终于干成了一件事,“我本身是残疾人,有时候感觉我是干给别人看,不能小看我。”

罗坤恒在承包林地里作业

从需求到生产到售卖 “锅圈模式”助力当地乡村振兴

大关现有筇竹林101.83万亩,在当地随意询问村民相关政策,大家都了然于心。2022年,全县实现竹产业综合产值14.8亿元,带动3.66万群众稳定脱贫,受益群众17.3万人,占全县农村人口的72.5%,筇竹已成为当地的富民支柱产业。

催热小竹笋产业的,除了当地政府,还有一些企业的身影。例如,在国内有万家门店的锅圈食汇,其所售的热门笋类产品原料就来源于大关县等地,且与原产地3个加工厂合作生产,门店每年共消耗笋类原料上万吨,工厂解决当地包括脱贫户在内的上千人直接就业。据了解,锅圈合作方之一的吉食道公司,几年前已入大关建厂,相关人士称,“原料需求逐年增多,收购价年年涨,当地竹笋目前供不应求。”

此外,通过锅圈遍布全国一万家门店的售卖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享受小竹笋产品的同时,也了解到了云南小竹笋的品质,这也有助于当地产业品牌影响的扩大。

未来,在政府的引导支持之下,越来越多民营企业将持续以产业为纽带服务乡村振兴,着力提高农特产品质量和丰富加工制品品类,助力提升其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。锅圈正在探索的这条依托全产业链布局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子,或将受到更多关注。

政企合力助农下,家门口一片片苍翠的竹林,不仅已是谢泽波这样的老一代笋农的“金山乐土”,更帮助越来越多的年轻笋农实现就地就业创业,成为承载他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“应许之地”。

标签: